节能省电:采用新一级能效标准配资开户公司,结合美的先进的变频技术,实现高效节能,降低电费开支。
央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(记者胡波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天下财经》报道,用无人机送快递、送外卖,打“飞的”上下班,城市空域巡检也不再需要人工……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,这些梦想已经变成现实,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。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
开篇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1983年秋,67岁的开国少将段苏权来到了川东,寻找一对农民夫妇。
在他的脑海里,一直记得1934年的那场恶战。那场战役,导致他年纪轻轻,便落下了残疾,也让他始终挂念着,当年救下自己性命的那对农民夫妇。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,当年的小红军,已然成为荣誉加身的开国少将。如今故地重游,段苏权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,当面答谢。
当地政府听闻,对此极为重视,帮着段苏权几经寻找,可却迟迟没有音讯。
这对神秘的夫妇究竟在哪儿?段苏权又能否找到他们呢?
浴血奋战负重伤
段苏权永远也不会忘记,那一场惨烈无比的战斗。还有那一对在他负伤期间安置他,悉心照料,甚至以命保他的农村夫妻。
作为一名信仰坚定、思想先进的“新青年”,段苏权14岁时便加入了共青团,16岁参军,17岁时,便成为湘赣军区的宣传部长。
1934年,段苏权接到一项重大任务:组织力量,掩护贺龙将军的部队躲避军阀追击,撤退到湖南。
这一年,段苏权只有18岁。
他年纪虽小,却经验老道,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一攸关红军命运的任务。
他与另一名红军战士率领800余人,一直在梵净山地带闪转腾挪,进行游击作战。
头脑灵活的段苏权,制定了巧妙的计划:他带领队伍向西前进,战马后绑着树枝,奔跑起来扬起一片尘土,营造出千军万马的声势。
敌军果然被迷惑,纷纷调集大部队前来围剿。
段苏权以极少的人数,取得了重大的战果,成功地让军阀部队误判了红军主力行军路线,一直困在贵州东部。
然而高强度的游击作战,让这支红军部队疲惫不堪。执行任务的20天以来,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战斗。
以800人对数万军队,自然打不了持久战。四面八方的军阀援军不断涌来,一时间,红军战士们四面楚歌。
军阀部队对他们形成了包围之势,整整11个团,将他们围困在秀山山区,并且封锁了所有的道路。
由于对当地地形不熟悉,他们接连遭遇了当地的地主武装袭击。
虽然很快摆脱了这股势力,但段苏权的脚踝,却在一次追击战中不幸中弹。当时条件艰苦,根本无法对他进行有效的医疗救治,只能简单包扎后继续前进。
然而,接下来的战况更加惨烈。
在军阀宣传下,红军战士们的性命,在地主眼中价值千金。袭击他们的地主武装被消灭后,其他的地主武装闻风而来,独立师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之中。
没有支援,没有补给,伤势得不到医治。战士们有的牺牲,有的被抓,许多被抓的战士为了不落在敌人手里,选择英勇就义。
段苏权由于伤势过重,无法行走,只能躺在丛林中拼命喘息。
他失血过多,脸色苍白,看着天空,仿佛看到了一抹鲜艳的红色在飘扬。渐渐地,他失去了意识,陷入了昏迷。
失去意识前,段苏权觉得,自己说不定就会这样死去,却没想到,他还有继续战斗的机会。
绝境逢生遇恩人
在茫茫的秀山山麓,住着一家以种地、纺织为生的农户。
农户的主人名叫李木富,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李木富只是一个普通的苗族农民兼裁缝,生活异常艰辛。
1934年11月27日这天,李木富听附近的孩子说,有一位红军战士倒在了田边,伤势很重,但人还活着。
那个年代的农民,并不知道什么军阀斗争,国家形势,只知道红军是替老百姓打天下的正义之师。
李木富听闻,匆忙赶到了孩子所说的地头。而那位倒在地上,不省人事的红军战士,正是身负重伤的段苏权。
李木富没有犹豫,直接将段苏权背回了家。回到家后,李木富跟妻子商量,决定将段苏权藏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。
于是,李木富又背起段苏权前往一处山洞。这个山洞虽简陋,但在李木富的精心布置下,也有了一丝温暖。
他与妻子一同为段苏权带来了被子、碗筷,还捡来木棍树枝用来生火。不仅如此,李木富知道段苏权的伤势需要医治,便四处打听,为他寻找医生。
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时期,李木富的行为,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。
正如李木富和妻子所料,危险很快降临了。
第二天一大早,几个凶恶的地主武装成员听说山洞里藏了红军,便强迫李木富带他们去搜查。
山洞里,重伤的段苏权手无寸铁,根本无力抵抗。地主武装成员搜走了他身上的细软,还剥光了他的军装,段苏权浑身上下,只剩下一条带血的裤衩。
山风呼呼吹过,他冻得缩成一团。武装头子却不言语,举起手中的砍刀,便准备一刀结果了段苏权的性命。
在这危急时刻,生死关头,一旁的李木富却突然暴起,挣脱了束缚。手无寸铁的他并没有上前搏斗,而是“扑通”跪倒在地,恳求他们放过段苏权。
人心都是肉长的,他们的头目本就跟李木富有点交情,再加上看到段苏权着实凄惨,还是软下了心,放下了砍刀,带手下离开了。
李木富把段苏权扶进山洞,留下一点草药,抹着眼泪走了。此后,李木富夫妇每天送点红薯稀饭、草药来,艰难地维持着段苏权的生命。
在李木富夫妇的悉心照料下,段苏权的伤势逐渐好转。一个多月后,他终于可以下地行走。
但段苏权知道,不能再继续留在这里,以免给李木富一家带来更多的危险。
1935年初,段苏权含泪告别了李木富夫妻,拄着李木富请人做的一副拐杖,步履蹒跚地回到了红军部队。
段苏权这一走,便是三年。他从秀山一路磕磕绊绊,终于在1938年走到了山西,成功归队。
此后的岁月里,段苏权因为伤势,不能上战场杀敌。但他凭借高超的作战经验、丰富的军事知识储备,指挥了一次又一次战役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1955年,段苏权被授予开国少将的军衔。他始终挂念着要回到秀山,找到李木富夫妇,当面答谢。
可建国以后,种种工作、任务,也压得他抽不开身。直到1983年,67岁的段苏权才终于有了时间,前往故地,寻找恩人。
重逢恩人续传奇
由于时间久远,加上李木富“做好事不留名”,寻找起来十分困难。
找了一圈,段苏权也没有找到当年的那个山洞、那对夫妻,只得回去。但他没有放弃,临行前,段苏权委托当地政府继续寻找。
段苏权走后,当地政府发布了寻人消息,并推广到各个村庄。但他们心里也很担心,毕竟过了这么多年,李木富是否在世,都还是个未知数。
万幸的是,李木富还真的在世,并且听说了政府的寻人消息。李木富想道:“难道是当年的那位小红军?”,便让自己的儿子前去打听。
就这样,段苏权和李木富再次相见,两人激动不已,热泪盈眶。这一年,李木富有已经84岁高龄了。
段苏权提出,要报答李木富的救命之恩,但李木富却婉言谢绝。
李木富说:“如今国家太平,百姓生活幸福,这都是党和国家的功劳,我不需要什么报答。”
段苏权听了李木富的话,心中更加敬佩,他决定为当地百姓做一些实事,以报答他们的恩情。于是段苏权出资,为当地修建了一座水泥桥,方便百姓出行。这座桥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“红军桥”。
它不仅是一座便民的桥梁,更是一座象征着“军民鱼水情”的丰碑。
参考资料
:
中宣部《时代楷模发布厅》:“乞丐将军”和他的救命恩人
人民资讯:“以为你牺牲了,给你开了追悼会,没想到你还活着”
视界网:【红色故事】段苏权与“红军桥”“红军洞”的故事
李木富苏权山洞段苏权秀山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热点资讯